潇湘晨报践行“新权威媒体”之路

来源: 潇湘晨报广告网 作者: 潇湘晨报广告 日期: 2010年03月18日

潇湘晨报践行“新权威媒体”之路

《潇湘晨报》设立了湖南省内媒体中唯一的媒介研究及监测机构,建立了广告数据信息系统和广告影响力评价系统,大幅度提高了广告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002年,晨报独立研发了湖南报媒广告研究系统,这是国内第一个由媒体自身创建的广告研究系统。系统通过对湖南6家综合性日报的所有硬性工商广告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研究各行业、各类别产品、各品牌的广告投放特点和媒体广告发展趋势,形成系统的《广告监测周报》、《湖南报业广告月度分析报告》和《湖南报业广告年度蓝皮书》报告体系,为广告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客户广告投放提供科学建议。策划先行,服务致胜。2005年,全国广告经营整体下滑,形势严峻。《潇湘晨报》广告经营在“策划先行、服务致胜”的策略指导下,以策划促进业务,以活动带动行业,全面促进广告业务的快速发展。系列品牌策划、行业推广活动,如“长沙人居品质理想万人大调查”、“理财改变生活”、“新南城”等,有效彰显了《潇湘晨报》的品牌实力。2005年《潇湘晨报》广告实现逆势上扬,年广告收入达2.4亿元。

整合多方资源,持续品牌营销

 

《潇湘晨报》十分重视整合政府、媒体、商家、读者四方资源,坚持用别开生面的活动从各个层面提升行业的专业水准,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承办中国(长沙)国际汽车博览会。2006年第二届车展,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200家企业参展,参展车辆450余辆,实现贸易额6.37亿元,观众18.5万人次,中央电视台等200余家媒体对此次车展进行了报道。

 

2004年,创刊仅一年的《潇湘晨报》承办长沙市春季房交会,由于理念新锐、思路开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创下了长沙市历届房交会成交量的最好成绩。从此,《潇湘晨报》获得了长沙市房地产交易展示会每年的承办权,确保了《潇湘晨报》在房地产行业的领跑地位,也打造了《潇湘晨报》的活动品牌。

 

自2005年起,《潇湘晨报》每年组织国内及省内一流专业研究机构、政府权威部门及知名经济学家,联合出品《湖南消费市场白皮书》,分别就湖南省房产、药品医疗保健品、家电、IT通讯产品、汽车和快速消费品行业进行权威剖析,为各行业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通过新闻树立品牌,通过活动巩固品牌,通过推广放大品牌,《潇湘晨报》以此塑造了主流报纸形象,并以品牌号召力赢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强化多元发展,锻造产业链条

 

潇湘晨报社的产品已从单一的报纸向期刊、网络多媒体发展,相继成立了《网球》杂志社、《新远见》杂志社、湖南恒盈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恒颐广告有限公司、湖南恒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恒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恒嘉地产顾问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月又成功地实现了与红网的战略整合,彻底形成了“一报、一网、两杂志、五公司”的产业链。

 

潇湘晨报社还积极寻求报业的数字化生存,2006年与红网、通讯运营商联合打造了《湖南手机报》、《潇湘手机报》。《手机报》融合湖南54家新闻媒体的精彩信息,使用户不用上网,随时随地都能浏览到新闻资讯。《潇湘晨报》和红网对公众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与日俱增。

 

体制鲜活,实现管理创新

 

《潇湘晨报》各项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报社的战略目标,以制度为先导,融管理于服务。

 

市场化用人机制,培养职业人才

 

《潇湘晨报》率先在湖南报业市场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市场化用人机制,促进了人才合理流动,使固有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

 

《潇湘晨报》人力资源管理融汇了美国微软、日本松下、韩国三星三家公司人力资源模式的优长。在重要的人力资源岗位,实行“皇马体制”,实行微软式的开放;员工培训,参照松下的做法,实施员工基础培训及企业文化的培育;职业阶级,借鉴三星经验,设计、规划员工的发展。

 

以满足、激发员工的发展欲望作为人力资源框架的基点,以专业性的发展向度作为人力资源培养的基本向度。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全部按照员工发展途径设置,努力培养职业新闻人、职业传媒商。报社还注重人力资源储备和开发,每年从国内知名重点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为打造新权威媒体夯实了人才储备。

 

全新打造薪酬体系,实行技术阶梯制

 

在薪酬体系设计上,充分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绩效工资制”,按绩取酬;并在采编部门实行“五好”评比和差错追究制度,发行一线普及工龄制,压力与动力并存,使员工获得长足发展。同时,建立“员工职业技术阶梯制”,对专业领域技术超群、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的津贴待遇,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从而保证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标签: 潇湘晨报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