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学期刊的突围策略研讨会”在绿城南宁召开,多位相关作家和嘉宾到场参加。 著名作家、编辑家王剑冰、古耜、杨晓敏应南宁文学院之邀,走进《红豆》杂志社与全体编辑人员交流研讨办刊经验和多媒体融合等话题,探讨纯文学期刊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转型之道。南宁市文联副主席李雁出席研讨会,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传统文学期刊对新媒体,曾有过彷徨、质疑、对抗与合作,但其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其与新媒体的磨合、融合、创新较慢。一些传统文学期刊面对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仍然“装聋作哑”不愿涉足;而更多的文学期刊社已经走在数字化的路上,只不过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进展与收获不大。文学期刊的高雅、小众内容与网络读物的快速、杂散、通俗特质仍存在天然的矛盾。即便像《红豆》杂志这样勇于尝试创新的期刊,这两年在广西同行中率先开通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但至今尚未探索出理想的发展路径。 南宁文学院院长、《红豆》杂志社社长丘晓兰在会上介绍了近三年来的办刊情况、队伍构成以及基于杂志为核心的各项文学活动开展情况,希望专家们给《红豆》杂志把脉、提出应对网络时代如何进一步办好纯文学刊物的意见和建议。 小小说事业倡导者、著名评论家、《小小说选刊》主编杨晓敏认为,要在做好期刊精品内容的前提下,才适合发展融合新媒体平台。《红豆》是纯文学杂志,社会效益是主要的。文学作品走进网络,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还面临着著作权保护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措施做到有效的监管。因此,要看到新事物的两面性。此外,他还给《红豆》杂志提出了若干发展建议。 著名作家、《散文选刊》原主编王剑冰认为,能在这个时代坚持做文学杂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值得致敬。《红豆》杂志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刊物的品质也是一流的,很多文章相比国内大刊名刊并不逊色。他建议,一个严肃的文学刊物应明确办刊思路,大家要利用好《红豆》的品牌资源,要侧重发现、推举优秀作家,用优秀作品为社会文明做贡献。 著名作家、学者、出版人古耜认为,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始终离不开内容为王这条法则,这是生存的根本。有学者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真正的网络文学,只有网络时代的文学。之所以网络文学盛行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是宽松的媒体环境造就的。但是网络作家普遍存在一个心理,那就是希望自己的文字发表在纸媒上,因为纸媒看得见摸得着,而网络是虚无的,所以传统的文学期刊是可以与时代并行的。关键是怎么结合好纸媒与网媒之间的优点。这需要版权制度、合作模式的成熟。办好文学期刊还要理顺两个问题,一个是平台的开放性问题,一个是内容的专业性问题。他认为,文学期刊的非时效性和审美特性要求它要超越地域,而杂志内容的专业化、细分化则更能提升竞争力。 本次策略研讨会的举行,对于我国文学期刊今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更多杂志广告价格请继续关注广告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