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宏利投资者意向指数:现金及房地产不再是新一代投资者首选

来源:中宏保险  发布日期: 2015-03-26 15:48 

-- 投资者首选投资类别从现金及房地产转至股票及基金
-- 中国投资者投资决策基于技术而非运气
-- 投资者预期2015年获11.4%回报

上海2015年3月26日电 /美通社/ -- 中宏保险和泰达宏利联合发布的宏利投资者意向指数*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投资者日益接受复杂而多样的投资选择,但投资仍然审慎且注重技术的帮助。

最近中国投资者对股票及基金的前景感到乐观,推动其投资意欲高涨,在2014年第四季度从前一季的15点跃升至29点,开创新高,这标志着中国投资者意向首次超越亚洲平均值(第四季为26点)。受访者对股票及基金的投资意向分别高达58点和48点,两者均达到前所未有的数值,显示投资者认为目前是投资于这些资产类别的理想时机。相比之下,现金及投资型房产的指数均维持在3点,反映投资者对这两种较传统的资产类别兴趣平平。目前中国投资者对现金的投资意向指数已降至最低水平,远低于33点的亚洲平均值。去年最后一季,房地产在投资者的实际投资组合中自住型房产除外)所占比率从9%下跌至5%,显示投资者对投资型房产的兴趣减少。

展望未来,中国投资者认为股票将会是2015年表现最出色的资产类别。他们在2014年上半年的投资意向亦反映出这个趋势,其中50%受访者表示将会增持股票该比例是亚洲区内最高的),紧随其后的是包括共同基金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s)在内的股票挂勾产品。他们对现金及房地产的乐观程度及投资于这些资产的可能性均远低于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

中宏保险总经理万士家表示:“对比之前,中国投资者正逐步理性转向股市等基于资本市场的投资类型,且所投资金额也对比过去有所增加。这一趋势表明投资者不断成长,中国市场日益开放和成熟。”

投资者靠技术致胜,而非运气

近三分之二的中国投资者对其2014年投资表现感到满意,相比之下,整体亚洲投资者中不足一半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中国投资者的致胜之道是通过搜集相关信息并经过周详考虑后再做出投资决策,具体包括恰当地重新平衡其投资组合59%)、令投资组合多样化34%)、冒一定程度的风险(32%以及询问专业意见31%);只有11%的中国投资者表示其出色表现“纯粹因为运气”,而这一比例在整体亚洲投资者中则达到29%;只有7%的中国投资者不满其投资回报,比整体亚洲投资者中对投资回报感到不满的比例低一倍,而他们认为表现不济的原因包括投资额不足,或者没有调动足够现金来进行投资(29%)。

中国内地投资者希望不仅在资产类别方面多样化,在地域目标方面也要实现多样化,近三分之一(32%)表示他们已在海外投资,这一比例高过中国香港(31%),更远远超过亚洲整体水平(25%)。只有中国台湾(55%)及新加坡(44%)投资者的海外投资比例高于中国内地受访者。

万士家先生表示:“中国投资者呈现出谨慎性与开拓性并存的特点。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把握新机会的倾向同时不愿意冒太大风险。他们倾向于采用审慎的投资方式,并在搜集相关消息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同时多元化其投资组合,以降低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尽可能创造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

投资者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中国投资者精明且有计划的投资方式也表现在其对于2015年的投资优先次序部署以及回报期望方面。大部分中国受访者指出自己今年在财务方面的最优先要务是更好地审视财务计划(29%)及了解更多关于投资的知识(22%),而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则只是将“增加储蓄”视为优先要务。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投资者过往表现出色,且近期股票市场欣欣向荣,但他们对2015年的回报预期较为保守,预计自己可获得相对温和的11.4%的回报,而其中不少投资者预期的回报则介于6-10%的范围。对比之下,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投资者分别期待12.4%和14.5%的投资回报,超过五分之一的投资者期待超过20%的回报。

宏利在中国内地与泰达合资成立的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总经理助理徐克磊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整体而言我们对2015年的展望颇为乐观。中央政府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推出刺激经济措施,同时推行改革为更稳定的长远增长打好基础。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未来几个季度的市况将进一步波动,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把投资组合分散到多种资产类别以降低风险。认为自己没有时间或足够的研究技巧来发掘更多具吸引力投资选项的人士,应该考虑咨询投资顾问的意见,以便在可获益于政府支持的行业内选择合适的证券。”

欲获得有关宏利亚洲投资者意向指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manulife-asia.com。

[1]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宏利与天津泰达旗下的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